2019年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员工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省级“一流应用型本科院校”和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及平安校园建设为契机,聚焦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目标任务,紧紧围绕校院中心工作,以加强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和安全稳定工作为基础,以学风建设为重点,以信息化建设为平台,以思想引领为目标,以两支队伍建设为保障,进一步深化老员工日常教育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坚持员工教育管理的“问题导向”和“发展导向”新理念,着力完善适应学院发展的员工工作体系,全面提升学院员工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就业适应能力、实践创新能力,以优异成绩庆祝70周年国庆
(一)加强员工思想政治和意识形态教育,落实价值塑造要求
1.在全院员工中持续深入开展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通过邀请专家宣讲,集体学习等活动,实现班级全覆盖,做到学懂弄通做实。
2.组织好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培训,努力提高培训质量;坚持标准,保证质量,做好员工党员发展工作。
3.规范党员组织生活,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
4.推进网络育人建设,通过整合网络“易班”、QQ群、微信等平台,进一步挥员工主体作用,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上弘扬传播。
5.在全体员工中开展理想信念、网络道德、心理健康、文明诚信等教育。
6.做好基层团组织建设,加强团员意识教育,结合专业特点与员工情况分层分类开展丰富的团日活动,不断强化文化育人建设。
7.辅导员、班主任(学业导师)经常深入员工班级和宿舍,及时了解掌握员工思想动态。
(二)以创建平安校园为契机,认真抓好员工安全稳定工作,增强员工安全意识。
8.利用辅导员例会、员工干部例会、员工实习动员会等,加强法制安全教育,加强对员工校纪校规教育,做到安全纪律教育警钟长鸣,常抓不懈。
9. 密切关注员工思想动态,做好舆情研判。加强特殊时期安全值班,做到信息畅通,反应灵活快速,处置及时恰当,努力维护稳定大局。
10. 积极开展“第四届老员工心理健康宣传季”教育活动,完善员工安全信息预警及防护系统,做好异常员工排查,随时掌握员工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教育,及时消除不安全隐患。
11. 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切实做好新生入学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校纪校规教育和毕业生安全稳定工作。
12.配合员工处,开展心理辅导员,专兼职心理咨询师、班级心理委员的培训交流工作,提升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工作水平,提高员工工作队伍心理危机应对能力。
(三)狠抓学风建设,强化日常管理,努力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和就业质量
13.配合学院教学改革、考核改革、评估审核整改工作等,切实加强学风建设, 进一步完善员工在学籍管理、生活管理、奖励惩罚、综合测评等方面的制度,努力推动员工日常管理精细化,用好“我在校园”平台,按分类预警办法及时建立、完善、更新“问题”员工档案,建立好帮扶措施和机制,促进“问题”员工的及时转化。
14. 进一步强化“文明考风、诚信考试”风气的形成。通过公开员工考试承诺书、加强巡考、及时处理考试作弊员工等手段,以考风促学风,警示员工认真学习,诚信考试。
15.积极营造学院员工考研的氛围。逐步完善学院员工考研的政策与措施的实施,通过考研的指导与考研讲座等各种平台为员工提供考研信息服务、经验交流,积极做好员工考研整个过程的引导和服务。
密切关注考研员工的思想状态,做好考研员工的思想工作。逐步建立考考研优秀学子资源库,为低年级员工树立榜样,营造优良的学风。
16.做好新生接待、入学教育、军训工作。
17.整合学院现有资源,发挥现代网络技术和新型媒体在校园文化活动、素质拓展、奖助学金评审和员工教育管理等方面的特殊优势,提高员工工作的信息化、自能化水平。
18.全面落实国家关于家庭经济困难员工的各项资助政策,做好对家庭经济困难员工的认定工作和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员工信息档案,公平、公正、公开做好各级各类奖助困贷补的评审工作。
19.开展劳动育人示范项目、校园文明行为及社区家园内务卫生安全检查等工作,狠抓养成教育,使员工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和劳动技能。
20.加强员工干部和班级建设。认真做好对员工干部的指导和培训,发挥员工骨干的示范带动作用。推进员工自主管理与服务模式,发挥员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能力。
(四)开展丰富的实践教学和第二课堂活动,提高员工综合能力。
21.结合70周年国庆、“五四运动”100周年等重大节日,以“听、说、读、写、演、创”六大能力素质为平台,开展
“专业组主持人大赛”、“朗读者”、“汉字听写大赛”等具有专业特色地文化艺术活动,继续开展 “咸阳高校经典剧目进校园”活动。积极组织员工参加陕西省2019年“中华颂”诗文朗诵大赛和全国第六届“夏青杯”朗诵大赛等活动。
22. 以学校常规体育赛事为依托,积极参加学校各类体育文化活动。
23.推动员工创业建设。通过创新创业大赛,选拔优秀项目,鼓励员工创新创业。围绕学风建设,加强特色工作和理论研究,积极做好“特色活动、理论成果”申报工作。
(五)积极开拓就业市场,切实开展好就业指导与服务,搞好就业工作。
24.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加强与就业单位的联系,建立更为紧密的合作关系;结合学科专业,建立员工会和员工网络,充分发挥历届员工在就业渠道拓展中的作用,积极拓展新的就业市场。
25.提高员工考研积极性和主动性,稳步提高考研率,举办考研经验交流会。有效进行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转变就业观念,努力完成就业目标任务,同时为公司产品改革提供参考,进一步提升员工就业质量和满意度。